学术交流
西安音乐学院学科建设高层次专家系列讲座第十八期
10月15日下午,由西安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学科建设办公室)主办,西安音乐学院研究生培养院系协办的西安音乐学院学科建设高层次专家系列讲座第十八期《AI技术下世界音乐语言诠释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成功举办。
本场讲座由著名歌剧导演王景彬教授主讲,由研究生部(学科办)主任陈卉教授主持。师生们对本场讲座期待已久,现场气氛热烈。
讲座伊始,王景彬教授从学术语言的角度对本次讲座标题中的关键词“AI”、“国际音乐语言”、“中国古诗词艺术”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便同学们能理解后续的相关理论,随后教授用Logic Pro软件为大家演示了AI音乐的产生过程。
首先,王景彬教授强调在作曲的过程中要确认一首作品的伴奏织体,通过AI软件可以自由的改变伴奏织体,例如:柱式和弦、分解和弦、琶音等。第二,我们要解决和声的问题。和声的目的是推动音乐进行或者改变音乐色彩,AI软件中设置了所有和声的可能性,可以让创作者在软件中自由的选择任何色彩的和声。除此之外,在软件中我们还可以随意改变作品的拍号、速度、调号、以及声音强度等更复杂的内容。AI可以根据创作者的思维进行修改,也可以智能地加入各种乐器和各种音色。第三是知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和内涵,但需要创作者的个人思路做辅助,才能制作出更符合人们音乐审美的作品。
随后,王景彬教授展示了其用AI软件创作的几种风格的作品。包括他正在创作的歌剧及中国乐队的迎宾曲。作为对比参照,王教授还展示了其亲自指挥乐队演奏的AI创作的歌舞剧片段。王教授希望以此能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世界音乐体系。
在讲座后半部分,王景彬教授以声乐系研究生马泽宇、胡慧敏,声乐系本科生袁灏、魏振楠演唱的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为例进行了指导。以陕西作品《别君叹》为例,王教授首先对作品的速度和节拍进行了讲解,强调了节奏在歌曲中的重要性。其次从伴奏织体对作品展开分析,并提醒演唱者歌曲的发音是通过元音实现的,在元音咬字准确的基础上再加入陕西方言会让歌曲更有韵味。在演唱歌曲《幽兰操》时则应该注意伴奏织体的变化,演唱者要跟随着伴奏织体变化而改变歌唱的情感和语气。在歌曲《苏小小》中,重音对伴奏色彩变化以及演唱者演唱语气具有很大的影响,伴奏与演唱者之间应相互推动、互相成就。王教授在讲解《虞美人听雨》一曲时强调了演唱过程中语句的重要性,不应以小节线为分界线,而应根据歌词的语气而调整。
本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陈卉教授代表全体参会师生对王景彬教授的精彩讲座致以诚挚谢意。
文稿:陈若妍
图片:范声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