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音乐学院学科建设高层次专家系列讲座(第二十期、第二十一期)

发布者:研究生部(学科办)发布时间:2024-12-23浏览次数:33

近日,由研究生部(学科建设办公室)主办,研究生培养院系协办的西安音乐学院学科建设高层次专家系列讲座第二十期、第二十一期成功举办。

第二十期讲座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蔡梦主讲,以《领悟音乐哲学,分析音乐作品,实施音乐教育》为题,为现场师生开启了音乐与哲学、美学、教育关联的多维视角。

教授音乐是什么这一哲学命题开篇,探讨音乐与哲学思想的内在关联。从音乐美学观中的自律论他律论出发,阐述了音乐作品在技术音响、音乐美学和思想哲学层面的表现引述了中国作曲家朱践耳的回忆录以及伯恩斯坦的《音乐欣赏》,用实例证明了音乐具有自律和他律的双重属性。随后通过一首西藏风情歌曲《阿姐鼓》的分析,帮助听众感悟音乐哲学与美学的深刻内涵。

教授强调,研究音乐作品需要采用音乐学的综合性分析方法,并提到了居其宏教授的三维结合理论——历史维度、美学维度和工艺学维度的统一。她以张大龙的笛子协奏曲《飘》为例,详细解析了作品的创作背景、主题素材以及艺术成就通过对段落主题逐步分析,生动展示了如何运用多维视角剖析音乐作品。

在音乐教育的实施部分,蔡教授结合国家美育方针,探讨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与美育目标的一致性。她引用《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强调音乐教育需要平衡自律他律。为更好地示范音乐教学实践,蔡教授以沈心工的学堂乐歌《黄河》为例,结合审美与教育两个维度,展示了如何通过音乐教学陶冶学生情操、启迪智慧。

讲座最后,蔡教授以一个开放性问题引发思考:为什么经典音乐作品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她指出,这源于经典作品深刻的社会内容、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及对社会历史生活与思想感情的形象再现。音乐教育工作者应注重自律与他律的融合,审美与陶冶的结合,为学生开启感受经典、理解艺术的心灵之旅。

第二十一期讲座《艺术学”一级学科与“音乐”类别之描述》由南京师范大学“随园学者”、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元勇主讲本场讲座精准地把握了学科政策走向和社会现状,提纲挈领地为观众呈现出清晰的脉络和核心要点。

徐教授从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对艺术领域的学科专业设置进行的重大调整展开讲解。随后,回顾了我国从设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到设立音乐类别专业学位的发展历程,结合专业院校与综合类院校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特点,阐述了音乐类别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异同、硕博两个不同层次教育的衔接、艺术类专业院校与综合师范类院校的不同、教育学科与音乐类别下音乐教育的不同。

徐教授阐述了“艺术学”一级学科与“音乐”类别的定义,并指出我国“艺术学”一级学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利用我国源远流长丰厚卓越的艺术文化“史论评”资源,在艺术专门种类历史、理论、批评研究的基础上,联通、融合整体艺术学规律的探索。

徐教授认为“艺术学”既研究专门艺术种类“史论评”,又探究艺术整体规律。“艺术学”一级学科是我国各种专门艺术理论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教学体系。各个培养单位应该依据自身的师资力量、区域优势及学术团队选择人才培养的个性方向和定位。

两场讲座内容翔实,理论深刻,重点明确。蔡梦教授的讲座为师生提出了音乐哲学与音乐教育的新思考,同时为音乐教学实践提供了指导。徐元勇教授深刻阐述了音乐学科在教育体系中的关键地位,并积极倡导在学科建设中重视实践创新,我校师生对艺术学学科整体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为我校学科规划与布局提供了理论指导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稿:郑洁 程思语 李婧秋

图片:黄定超